信息來源:省國科資公司 ‖ 發稿作者:省環境科學院
‖ 審核人員:黨群工作部 ‖ 審批人員:黨群工作部 ‖ 發布時間:2022年06月06日 ‖ 查看341次
在第51個六五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青海省檢察院、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召開服務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10件生態環境領域典型案例。這是省檢察院、省生態環境廳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省委打造生態“高地”、建設產業“四地”決策部署,自覺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不斷健全生態環境領域行政執法與公益訴訟檢察的協作機制,深入開展互派干部雙向交流鍛煉,積極深化相互借智借力,持續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協同治理,切實推動生態損害賠償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雙向發力、相互貫通、提質增效,初步構建合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服務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工作格局的有力實踐和積極探索。省環境科學院總經理、省環境科學院司法鑒定中心機構負責人李建瑩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此次發布的10件典型案例,分別涉及生態損害賠償、公益訴訟檢察兩大領域,既是執法部門聚焦生態破壞、水環境污染、耕地污染、非法開墾草地、超標排污等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生態損害賠償、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服務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生動實踐,也是落實“環境有價、損害擔責”法治理念的警示教材。
在入選的5件生態損害賠償典型案例中,海東市某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破壞草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果洛州久治縣某道路建設非法采石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和海北州某工程有限公司違法排放廢水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3起案件由省環境科學院司法鑒定中心承擔鑒定評估服務,為案件后期的磋商和生態修復提供了科學依據。案件的入選,不僅是對省環境科學院司法鑒定中心技術支撐能力的認可,也為省環境科學院在“青海省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創新基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重點實驗室”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著力為青海省建設“生態文明高地”提供優質的生態環境司法服務和保障。